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5章 (第2/3页)
还迷惑至此?” 刘忠一声叹息,神情黯然。“曹相,我虽贵为宗室,封国一郡,但世事无常,受黄巾之累,身为俘虏,嗣子夭亡。我自问上溯三代,虽无大善,亦无大恶,何以至此?我心不安。东海刘伯安(刘虞)任国相时,我也曾向他请教,他也无法解释。读了这浮屠经后,才知道可能是我上一世有罪,这一世才有了报应。我读浮屠经,信浮屠道,也只是信这一点,不敢有无君无父之心。” 曹昂同情地看着刘忠,一时难以断决。 刘忠已经心死,对朝廷无害。天子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不同意除国为郡,明知刘忠读浮屠经,也没有惩处。 但浮屠经无君无父的教义对治国极其不利,不能不予以重视。现在传播不算广,还有控制的机会,等信的人多了,再想取缔可就难了。 大乱之际,像刘忠这样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心中痛苦无处排解,从浮屠经里找原因的不是一个两个。之前笮融在徐州传教,就搞得沸沸扬扬,声势甚大。 如何解决,成了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大王,你的遭遇,我能理解,但浮屠道既是蛮夷之道,这经义又大逆不道,有不臣之嫌,你还是别再信了。天子仁慈,不追究你的过失,可若是别人也学你,那就不好办了。” 刘忠一声长叹,无奈地挥了挥袖子。 “多谢曹相,这些经书,就由曹相处理吧。” 第九百八十四章 正中下怀 出了甘陵王府,曹昂、曹丕上了马,并肩而行。 曹昂转头看看曹丕,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你以前了解过浮屠经吗?” “听过一些,但没仔细研读过经义。” “听谁说的?” “徐州人信浮屠道的很多。”曹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