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5章 (第1/3页)
刘表嘴角抽了抽,欲言又止。 留与后人评说?真要如天子所言,将党事如实记录在案,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累了,要清静片刻。 陈氏无奈,只得命人停车,去了另一辆车。 刘表独坐车中,胡思乱想了一阵,觉得无趣,便想找本书来看。打开书箱,一眼看到了袁术送的那卷纸,顿时心中不安。 他犹豫着,打开纸卷,看了一眼。 “轰”的一声,热血上了头,又从口中喷出。 画卷被血淋湿,红墨混杂,洇作一团。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经 丛台之上,绿树如荫。 刘协与荀悦对面而坐,静静地听荀悦讲解《太平经》。 荀悦字仲豫,是荀俭之子,比荀彧年长十五岁,如今已过半百,仍是白身。 荀家重视学问,几乎每一代都会有一两个堪称大儒的学者。上一代是荀爽,这一代则是荀悦。 荀悦十二岁能说春秋,有过目不忘之能。 但他并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书生。相反,他非常关心时事,著有大量的政论文章,其中一些已经在邸上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赞赏。 不少学者已经将他与安定人王符相提并论,稍逊会稽人王充一筹。 到了行在之后,他与刘协深谈了几次,被任命为尚书,随侍左右。 今天,他为刘协讲的是《太平经》。 刘协听说过《太平经》,却没认真研究过《太平经》。前世是没兴趣,这一世是没机会,连《太平经》的文本都找不到。 他一直以为《太平经》是道书,听荀悦一讲,才知道这是一个误解。 至少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将《太平经》当道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