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3章 必赢的战争 (第3/4页)
但依然在人口和资源上占据优势的中国来抗衡,拿着原始的刀枪吗? 我们就以在抗战后期大量援助我们的米国为例来说明。 1939年之前,米国与实质上统治整个东亚的日本贸易往来相当密切。 从1933年到1937年,在米国出口到亚洲的所有商品中,日本所占比例超过49%。仅1938年,日本44%的进口物资来自米国,是日本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总和的两倍,米国在对日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全部是黄金交易)。 我们必须对当时米国商界在对日贸易问题上的惊人的获益和近乎麻木的贪婪有所知晓。对日贸易不只是惠于某个米国产业,而是为米国钢铁、机床、汽车、飞机、铜锡、木材、矿浆、棉花、纺织等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无论是工作岗位,还是企业利润。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米国对日贸易额有所下降,这主要在于米国民间兴起的“道义禁运”和“抵制日货”所致,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米国在此期间对日军工出口的比重却是逐年递增,1937年占53.66%,1938年占64.06%,1939年占71.28%,某种程度上,是米国的军工业支撑了日本的侵华暴行。 而当米国人感觉到自己养的不是狗,而是一条白眼狼,开始对着主人呲牙的时候,才于1939年终止了米日商约,开始对日本禁运战争资源。 而此时,贫弱的中国已经以一国之力抗击了日本侵略者整整5年之久,在这期间,中国可没得到米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