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项目开工 (第2/4页)
个不值一提的小干部,可是依旧吸引了诸如《共青团真理报》和《劳动报》这样的权威媒体的关注,不过仔细一想就知道了,这两家媒体一家属于共青团系统,一家属于全国总工会,都代表着这项工程的利益受益方。 这里的项目最终被命名为莫斯科工人新村,由于谢廖沙在团委不怎么受待见,于是他又找到了莫斯科市总工会一起推动这个项目。毕竟这个项目面对的群体是莫斯科市广大的青年工人们。工会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于是经过一番协商,谢廖沙将一些具体的工作交给了工会派来的一些干部们负责,而团委青工部则主要负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谢廖沙觉得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毕竟只靠着青工部的年轻人是撑不起这么大的工程的。 工程的资金是通过发行债券解决的,谢廖沙借用莫斯科市团委和莫斯科市总工会的名义向中央银行申请了一笔开以面向公众发行的债券,债券已三年为期,利息高于银行存款。因此这笔债券的认购还是很抢手的,不过谢廖沙只公开发行了一半左右的这种债券,而剩下的债券则用一些人头账户认购了下来,成功的将手中的一笔来自乌兹别克的见不得光的巨款注入进了这项工程之中。谢廖沙只需要控制住整个工程的采购和资金两个环节,就可以找机会将这笔钱合法的弄到国外去。 谢廖沙的演讲并不长,他也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与谢廖沙的生活习惯有关,他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毕竟他逃出监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