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017.更倒霉的柏永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17.更倒霉的柏永馥 (第1/4页)

    柏永馥所部虽然没有前几次哨粮作战,但战场情况大体都是知晓的,知道那些让刘泽清部铩羽而归的村寨要么外面有天然屏障,要么是精心修筑过防御工事的,而眼前这座村寨,虽然北东南三面都有韩庄运河及韩庄运河引出的水渠环抱,西面也有一座小山屏障,看似有不错的防御环境。

    但南面的水渠仅有3~4米宽,北面的水渠也仅有8~9米的样子,想来只要有几部稍长一些的飞梯架在水渠上,进攻者便可轻易的越过的----从北面进攻的话,略微困难一点,飞桥上还需要捆扎一些保持浮力的物件,至于从西面运河方向进攻就不提了,近30米的宽度,那是得要有足够数量的渡船才有能发起攻击的。

    既然南北两面的水渠其实挡不住对手的逾越,所以为了护卫这道护寨河,村子里的人便南北两面水渠(和东面运河靠近寨子一侧)的堤坝上,修建了一道跟羊马墙一样性质的围墙,高度约五尺(1.7米)左右,总长度约八里左右。

    围墙的材质是就地取材的,所以半是土木半是砖石,然后用某种粘合剂拼凑起来----是水泥----但可能是因为周围山林稀少、取材困难,所以围墙仅有一人的高度,一旦来敌越过了水渠,其实也不难翻越。

    于是,为了便于防守和警戒,村寨里的人便在围墙后修建了若干个5米上下高度的箭塔,仔细数一数,前前后后一共有70多个箭塔,乍一看的确是防御周密;可这些箭塔和长长的围墙,在打老了仗的职业军人眼里,却是十分明显的漏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