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92.马兰口 (第1/4页)
马兰口,又叫马岚口,距离壶(胡)峪口的直线距离仅有6公里,口外也有一座军堡,但这座军堡不是正对着马兰口,而是在口外偏东500米,因此并不合适作为守军的防御据点,所幸,马兰道比壶峪沟要狭窄许多,沿途更方便守备和迟滞进攻者,所以,守军干脆为第一道阻击阵地设置在了大泽沟后的坡岭上,然后利用前装线膛步铳的射程、精度优势,对前来进攻的小股土默特左翼兵马进行迟滞作战,导致了本来就只是承担牵制任务的这部分土默特左翼兵马不进反退,远远的躲到了跟大泽沟以南的王绪沟的南侧······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茹越口是土默特左翼兵马攻击的重点,依照明军早年设计防御体系,在整条茹越道中,一共有布置了两个防御要点,一个是距离繁峙县城较近的南口下寨军营,一个是距离应县县城较近的的北口茹越堡。 考虑到下寨军营太过靠近勾注山南端山口,一旦有事,自北端朔州盆地派出的援军无法及时救援,而茹越堡一旦守不住,蒙古兵就会直接冲入朔州盆地,所以,虎贲师在一开始就没有选择据下寨而守,而是把阵地布设到了六郎寨----由于号称当年杨六郎杨延昭曾经在雁门山驻扎过,所以勾注山周围存在着大量以六郎打头的地名,什么六郎堡、六郎寨、六郎集,等等等等,而且重复的名字也很多,光六郎寨就有三四个之多----以北的铁吉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