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46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60. (第3/4页)

马/曳马----各道的骑兵名下只配属一匹战马和一匹驮载马;

    而各部骑马步兵的情况也与骑兵类似,京营骑马步兵是人均2匹骑乘马/驮载马/曳马、边军是战斗兵人均1匹骑乘马、1匹驮载嘛,但边军骑马步兵的非战斗部队人均就只有1匹骑乘马/曳马了,至于内镇各道名下的骑马步兵无论战斗兵还是非战斗兵,都只有1匹骑乘马/曳马;也就是说京营的骑马步兵和边军的骑马步兵是可以脱离辎重/运输部队的限制,做一定程度的机动,但内镇各道的骑马步兵就必须在辎重/运输部队的陪同下进行机动,因此,行动速度相对边军及京营同类部队要慢了不少。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还是因为明廷没有足够的军费,所以才不得不侧重于具有更多野战性质的京营及边军部队,并在内镇部队头上动削减军费的小脑筋;。

    “黄淮道,置副总兵官一员,全道额兵一千七百员、内河舟船十五只、驮马走骡七百匹,以上分编为黄河水师宿迁营及陆师一个团又两个独立哨。”

    密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黄河水师原本有五个营,稍后会裁减为两个营,其中一个的母港就设在宿迁。

    而黄淮道名下的骑兵步兵团主要以援剿部队的形式整体驻扎在沂州府境内,以震慑沂蒙山区内的盗匪、土寇及各种反明武装;至于海州独立哨和云梯关独立哨,则都是有固定防区的海防部队,以便在遇到大规模海盗袭扰时,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进行必要的抵御以为后方争取兵力调动的时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