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32.伏子 (第2/4页)
到收复房县消息的熊文灿对于左良玉部行动缓慢,导致张献忠和罗汝才两部逃脱非常不满,便勒令左良玉继续追击。 左良玉“谓路险饷艰,不可追”,然“文灿身入祸门,不暇审计,强使行”。 在熊文灿的逼迫下,左良玉于七月二十六日,与豫将罗岱部一起出发,并以罗岱部位前军,左部蹑行其后,“逾房县八十里,至罗猴山”,“军乏食”,且遇张献忠并罗汝才部的伏击,罗岱当场战死,左良玉便“大败奔回,军符印信尽失,弃军资千万余,士卒死者万人”。 罗猴山之战后,摆脱了追兵的张罗联军“欲入狭西”,但陕西明军扼守要隘兴安,张罗两部无法突破,只能转向进入川东,但又遭到四川明军的抵御,于是,同年九月,张、罗两部分开行动,张献忠部向陕西转移,罗汝才部转向湖广。 而在张、罗两部分开行动之前,崇祯皇帝已经对熊文灿的无能和贪鄙忍无可忍了,于是,将其“削官”、“戴罪自赎”,对此,熊文灿的举荐人杨嗣昌未免心中着急,为了避免明廷内部的政治反动派,拿熊文灿的事来攻击自己,杨嗣昌便“请自行以塞上意”。 杨嗣昌被重用,本就是崇祯皇帝的独断,因此眼下看到杨嗣昌出了问题,所以崇祯皇帝也希望“嗣昌立功、以靖众口”,所以,杨嗣昌一提出“自行”,崇祯皇帝便“亟许之”,就此决定由杨嗣昌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督师,并“赐剑”、许以“便宜诛赏”。 九月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