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007.又一利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07.又一利器 (第1/4页)

    “王爷,”现在的时间是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三,避居在潞安的朱由崧正好整以暇的听着赵山的报告。“小琉球通报,前装线膛炮及相关炮弹之定型已经完成了。”

    其实福王府在能生产前装线膛燧发枪的时候,就能生产前装线膛炮了----毕竟两者的加工方式几乎一致----但为了保证弹丸的威力,因此前装线膛炮不能使用膨胀效率较高的铅作为炮弹的原材料,而全部使用铜制炮弹,福王府又那么多的钱,因此在如何制造一枚发射后能紧贴炮内膛线旋转、不至于发射中发生火药气体泄漏、进而导致射程不符合预期的新型炮弹的问题上,卡住了福王府的研发人员。

    啥?朱由崧不知道在铁弹外壳覆铜的简单办法吗?

    前世作为半个军迷的朱由崧当然是知道什么是钢弹覆铜技术的,但问题是,要在铁质炮弹的外壳上镀上一层匀制、且不算太厚的铜层,可不简单呢,要有极端精密的加工能力、计时能力、自动化控制,否则另一时空也不会在20世纪60~70年才开始大规模应用的,因此,单凭福王府现有的加工能力想要搞出覆铜弹来,完全是痴人说梦。

    既然覆铜弹这条线路不用过多考虑了,所以,朱由崧当初提出的路线是锥形弹 可重复利用的铜制弹体边圈,但朱由崧也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他只是提出了设计思路,具体落实却是要下面人自己努力的。

    结果自然就是上面动动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