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28.希望你们量力而行 (第2/4页)
就是想了解海外拓殖的收益有多高,所以,朱由崧也不隐瞒,直白的告诉道:“我跟签契书的移民是这么约定的,到海外的头二十年,每年上缴收获的一半,二十年后,土地所有权归移民的,但移民仍要缴纳年收获的二成给王庄。” 说完了分成比例后,朱由崧又介绍道:“小琉球目前也是能一年两收的,开出来的水田种稻,一年能收回三到四石稻谷;旱田种苞米,一年能有三石多收获,种金薯和洋芋,一年差不多七八石,磨成干粉也有两石;当然,我不知道那片平原最后能开出多少水田、多少旱田,但想来,按对半来算,一年能收三十万石稻谷、三十万石苞米或二十万石金薯和洋芋干粉;而眼下大明粮价腾贵,斗米百文,斗面一百五十文,这些粮食运回来一年也有七八万两的毛利了。” 朱由崧这个大饼花的挺大的,要知道,海外拓殖的前几年实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因此哪怕一年有5万两收益,那也是五、六年以后的事了,换句话说,前十年只能保证收支相抵,后十年才是盈利期,至于二十年后,虽然也盈利,但那就是微利期了。 朱由桦也不知道有没有算清楚了这笔账,因此很是振奋,再次确认道:“大哥,你这么一说,我更是要拓殖海外了,二哥,一起干吧,一年一人二万五千两的投入,五年后就开始回本!” 朱由渠笑道:“我可没有你那么有钱,十二万五千两说拿出来救拿出来的,你二哥我只是空桶子,阖府两万两都拿不出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