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214.三战威海(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4.三战威海(2) (第2/4页)

.

    说是,是因为,济尔哈朗事后检讨峄县之战时,的确认为当初要是早一点轰破了峄县城墙,早一点进入巷战,也许就能早一点全歼峄县城内的明军勇士营第一战兵营了,那就没有明军骑兵后来什么事了,所以,他不想在威海卫和鳌山卫再犯同样的错误。

    说不是,那是因为当初济尔哈朗之所以只小气吧啦的给马光远派了3门红衣火炮,主要是由于当时济尔哈朗手中也仅有16门红衣火炮----相当一部分红衣火炮都在吞齐、博洛等一线河防指挥官手中,还有一部分红衣火炮则随着北调部队行动的,当时已经撤回到保定境内了----想多给马光远一些,也是做不到的;而如今,既然北调部队暂时重返了黄河前线/二线,所以随北调部队行动的火炮部队也再次南下了,如此一来,济尔哈朗手中有了宽裕,自然也就能多给下属拨付火炮了。

    然而在朱由崧编练新军之前,明清两国都很喜欢铸造重型火炮,这些重型火炮动辄两三千斤乃至更加沉重,实在还能在崇祯末年各地年久失修的道路上行动,所以,即便济尔哈朗给姜瓖调拨了炮兵,一时半会也是到不了的,这就让姜瓖部有摸鱼的机会了。

    当然,有些人是真摸鱼,而有些人却有了另一番心思:“大帅,清廷派我们来攻打威海卫,其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一个脱离清廷控制,果断反正,回归大明的机会······”

    看着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