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469.阳武口之战(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69.阳武口之战(1) (第2/4页)

不重要,我们的问题是,接下来我们该选哪条路北归!”

    固穆眯着眼睛说道:“雁门关太过险要了,还是走阳武口、宁武关那边吧,正好我们来的时候,也是从那边进的,情况更熟悉一些。”

    善巴表示了同意,而滕机思想了许久也表示了同意,于是,三人便调集了三千兵马率先向阳武口方向攻去。

    阳武口,古称羊武谷。北宋时,杨业在峪内建过军寨,所以也称过“杨武峪”。

    据《崞县志》载:“阳武峪,在县治西南六十里,两山夹峙,隘口漱流,石栈中通,危峰峭壁,拔地参天,俨然如花表之捍门。内镇阳武,外距宁武、偏关,西南跨唐林,东北抵雁门。巍巍天险,形胜之衢也。通志:崞县有阳武石门之险。”

    正因为阳武口特殊的地理形势,历史上多有战事在此发生。

    譬如,《旧唐书·代宗本纪》就有“十三年春正月戊辰,回纥寇太原,鲍防与之战,我师不利;二月庚辰,代州都督张光晟击回纥,战于羊武谷,破之”的记录。

    又譬如,《崞县志》记载,“后唐清泰三年,辽太宗由阳武峪入抵太原,败唐兵”。

    宋代,阳武口又多次成为宋辽交战的战场;到了明代,俺答多次经由阳武口入寇;崇德年间,清军入寇山西时也是走的阳武口;由此可见,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眼下据守此地的仅有燕山师的1300名官兵。

    而这1300名官兵中,真正的战兵仅有800,好在同时还有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