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22.吏(2) (第1/4页)
至于吏员的职务,则另外分为三等,即典吏、经承和散书(书办)! 首先,典吏和典史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吏员,后者是官,地位天差地别;其次,原先只有典吏是经制吏(也就是国家承认的吏员),其他两种都没有合法的身份(地方官想委任多少只要向上级打报告就行了),也没有国家发放的禄米,所以,早先这些人想要维持个人及家庭生活就自然需要跟老百姓们伸手了。 现在明廷将非经制吏也纳入了国家公务员序列,也就发给正式的工资了,并明廷还给与上升渠道,因此胥吏若是再随意伸手,实际就是触犯了相关的王法,是需要遭到惩治;当然,现在还不是法治时代,人治的情况下,能不能执法必严是另外一回事,但无论如何,都可以对胥吏产生某种的威慑,一定程度上阻止胥吏对老百姓伸手。 听完了张国维的报告,朱由崧关切的问道:“吏部建议给吏员的俸禄是多少?" 张国维答道:“吏部参照之前给予吏员的俸禄标准,建议给予视流外三等月俸五斗视流外二等月俸六斗、视流外一等月俸七斗、流外三等月俸八斗、流外二等月俸九斗、流外一等月俸一石,视流内月俸一石五斗!" 从九品月俸五石、视流内月俸一石五斗,差距还是蛮大的,但未来全国至少会有20万吏员,折算一下,一年也要二百万石的俸米支出,这还是暂时不给养廉银,若按正俸一倍给予养廉银的话,一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