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113.决战芳湖(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13.决战芳湖(2) (第3/4页)



    如此一来,各炮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散热了,同时还能不间断的将空爆炮弹砸在左军的头上了,甚至平均射速还很高,足以保证每分钟都有3~4枚炮弹落在左军的行列中。

    啥?指挥起来麻烦?

    其实一点也不麻烦,无非是用四色旗标注各炮组,然后每炮身后树一标牌标明本炮编组号,再安排一名执旗炮长,注意前序火炮的发射情况,最后再指挥本炮发射而已----鉴于炮兵阵地绵延数公里,所以甲一炮要增配2名携带望远镜的观察员、丁二十号要多配属一名针对甲一炮发送旗号的信号手。

    倒是根据左军推进速度,各炮要不断修正射击距离略有些麻烦。

    好在,京营阵线后方的定山海拔160米,是天然的炮兵观察点,足够京营这边的各组炮兵观察员对挨炮后的左军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了。

    然后各组炮兵观察员会根据观察结果,用本组信号旗,向山下本组炮兵指挥官发出弹道修整指令,各组炮兵指挥官立刻会参照观察哨的意见,下达诸如“射程加一(减一)”、“高低角加一(减一)”、“方向角加一(减一)”的命令,籍此确保本组名下各炮能有效的调整发射角度及裁剪炮弹引信长短、增减发射药数量。

    当然,由于左军各部在炮击下的反应不一,有人可能转身逃跑,有人可能抱头乱窜,还有人可能因为恐惧而一力前冲,所以,各组炮兵观察员的任务繁重,时刻都要进行落点修正,而炮兵指挥官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