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13.三战威海 (第2/4页)
么糊弄民间舆论,鳌山卫、威海卫两地的明军桥头堡却依旧如清廷脸上的伤疤一样明晃晃的摆在那里,若不能尽早拔除的话,不但登莱算不得彻底平定了,而且还会刺激明军在山东沿海进一步展开登陆作战。 所以,济尔哈朗在确认了黄河以南明军主力没有更多行动后,做出决定:以原本参与山东镇压的3万兵马移驻兖州、济南等地,对藤县、峄县、费县、蒙阴等方向实施警戒;以原兖州、济宁守军准塔部移驻青州、莱州,为登州方向作战部队的预备队(监军);以石廷柱部和耿继茂部南下依托齐长城旧址,对沂州府方向实施警戒,而石、耿两部还将以沂山穆棱关、高浑集、两城集等地为随时侵入沂州府的基地;金砺部继续鳌山卫明军桥头堡实施封锁,姜瓖部则负责展开对威海卫的进攻。 姜瓖虽然不清楚威海卫的防御体系有多少厉害,但见耿继茂所部在威海方向只围堵,不进攻,就知道威海卫并不好打,自是不太愿意去啃骨头的,然而准塔部有如一把匕首一样顶在姜瓖部的背后,且石廷柱部和耿继茂部也随时随地可能围扑上来,所以,别无选择的姜瓖只能接手了这个烫手的山药。 明弘光三年、清顺治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送走徐得功部没几天、刚刚熟悉了杨庭河(羊亭河)、望岛河方向地形地貌的姜瓖所部,便“迫不及待”的针对的杨庭河北、望岛河北的明军棱堡展开了试探性攻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