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74.定乾坤(8) (第3/4页)
骑在马上作为明军的活靶子,而是下了马后,参与各种木桩木刺的清理工作----蒙古兵们用套索将木桩套住套紧,然后躲在楯车后,驱使坐骑奋力拖拽,倒也既有效率,又损失较小。 有人要问了,不是说明军大营里还有42门虎贲师、燕山师调遣过来的骑炮吗?既然明军的步铳对清军楯车的攻击效果不佳,为什么不用这些骑炮进行轰击呢? 说起来,这些骑炮主要布置在明军大营的东西两面,炮口指向的分别是东南和西南方向,这是因为,出营作战的明军东西两面战线并没有与明军大营实现无缝衔接,即明军的战线并非是贴着明军大营南墙展开的,中间是有些缝隙的----没错,明军出营作战的主力部队,实际与明军大营形成了一个放大了的梯形,并且为了迁就西面战线,除了不能移动的明军大营,东西两面的明军战线由北向南逐渐内缩,南面战线的明军阵线则由东向西逐步内缩。 虽然,东线方面与明军大营南侧外围的防御工事仅有100米的宽度,不足以让清军多尔衮部加以利用,但在明军西面防线,这个宽度就有些大了----明军在西面阵列,仅放置有一个腾骧师,战线长度仅为东面明军战列的四分之一,因此即便算上6个单人横排布置的掷弹兵团及由北向南内缩减少的长度,依旧无法保证整条战线与东面战线齐平;且为了确保南面羽林师的侧翼安全,腾骧师的南翼要与羽林师的左翼是几乎相连的,如此腾骧师北翼就出现了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