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459.降为贝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59.降为贝勒 (第2/4页)

大臣纷纷出来与两白旗进行辩论,不过两红旗、两蓝旗显然也不愿意让爱新觉罗·硕塞掌握摄政王大权,所以,心照不宣的站在了两白旗这边。

    既然六旗一致反对,无力压制六旗的两黄旗这边便顺水推舟的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恢复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

    讨论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早在天命及天聪年间,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就设立了以宗室贵族及八旗重臣组成的议政制度;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并令除八旗固山额真继续兼议政大臣外,每旗另设议政大臣三员,自此在清代历史上正式出现了“议政大臣”的职名;此后,清王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因参与议政的宗室贵族除亲王、郡王以外,还有贝勒等人,故又称“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

    不过,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象征着贵族政治权力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必然与皇权产生矛盾;所以,多尔衮摄政期间,“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虽然名义上依旧存在,但根本阻止不了多尔衮的独断;因此,两黄旗这边所谓的“恢复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其实是指恢复参与议政的诸王、贝勒、大臣的平等权力。

    因为“恢复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不但符合两黄旗的利益,也符合两红旗、两蓝旗的利益,所以,这次这四旗就站到了两黄旗这边,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