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083.教子(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3.教子(2) (第2/4页)


    如此一来,仅这4个营头,朱由崧就花了约300万两的前期装备费,每年的维持费又要200万两,如此大的付出,饶是朱由崧强从北地勋戚权贵手中以蒙骗的手段搞来了2000多万两银子,也是不敢贸然再扩大军力的----当然,缺少足够数量的老兵和干部也是原因之一。

    朱慈焈咋舌道:“顾不得历朝历代以穷兵黩武为第一施政大害。”

    朱由崧摇头道:“这还没完呢!养兵就是为了打仗,一场大战下来,赢了,要各种赏赐及抚恤,输了要抚恤再加重建部队,前者少要五十万两,多可能超过百万,后者,那就是个无底洞,所以,孙武子才会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为,的确可以把富国便穷,强国变弱了。”

    朱慈焈明了的点了点头:“儿臣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大明越打越弱的原因。”

    朱由崧很满意儿子的悟性:“你说的对,老是吃败仗,永远在抚恤及重建部队上投入,银子如江水一样东流而去,国家能不被削弱吗?所以,到后来不得不征三饷以疲民,结果又遇到天时有异,以至于大明和毅庙才落到如此下场。”

    朱由崧顿了顿,补充道:“一般来说,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打仗一定要有好处再打,而去一定要有赢的把握再打,否则,宁可不打的;但世事绝不可能让你如意,譬如闯逆南下、清军南攻,你打不打?没办法一定要打,不过除此之外,就要审慎行事了。”

    朱慈焈迷惑的问道:“父皇的意思是?能避免战争就尽量避免战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