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18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83. (第2/4页)

大原因是大船打小船,因此吉林船场稍后在大号哨船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天】、【地】两级战船,其中【天】字级战船总吨位500料(165吨)、装炮9门(前2后1两舷各3门),【地】字级战舰总吨位350料(116吨),装备6门(前1后1两舷各2门),不过由于上述两级战舰的生产周期较长,所以截止到吉林乌拉水战打响前,清军方面仅完成了1艘【天】字级战舰、2艘【地】字级战舰的生产,另外,还有1艘【天】字级和2艘【地】字级只完成了50~60%的建造量,不得不停留在吉林船场的场区内等待命运的审判。

    而且因为集中力量生产【天】、【地】两级战舰及生产了一堆粗工烂造的的火攻船的缘故,清军无力大规模生产旧有的大、中、小三号战船,因此截止到吉林乌拉水战爆发前,清军松花江水师仅补充了3艘大号哨船、2艘中号哨船和8艘小号哨船。

    因此,当日出现在明军黑龙江水师面前的清军松花江水师主力仅有1艘【天】字级、2艘【地】字级、5艘大号哨船、5艘中号哨船、12艘小号哨船而已,实力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三姓水战时,还差了几分呢。

    所以,为了激励己方水兵的斗志,沈永忠还特意将原来的大号哨船、中号哨船分别改名为【玄】级战船和【黄】级战船----原来的小号哨船则在去掉小号两字后,维持了哨船的本名----籍此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