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433.陶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33.陶瑃 (第1/4页)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初步于宁远城外重新修筑了一条临时驿道后,多尔衮即率领约6000清军护送34000余名八旗眷属退往盛京,而阿济格则率剩下的13000余清军继续驻防在宁远城外,以接应后续豪格等部通过宁远地段。

    由于宁远渡实际在宁远城的目视范围内(炮击范围外),所以吴三桂、施大瑄等指挥官站在宁远城头能清晰的观察到清军的动向,因此能给判断出减少了护送车团的清军后,宁远城外清军兵力遭到相当程度削减的事实。

    不过吴三桂并没有盲目出城攻击,而是耐着性子等到了十一月十六日的中午,这才在吃过中午饭后再次领兵出城,对留守的阿济格部展开进攻。

    由于施大瑄率领的郑家水兵及三省水手依旧不合适参加陆地决战,所以此战依旧以吴三桂部为主力;而清军这边,虽然在十四日的战斗中,折损了近千老八旗兵,但由于多尔衮带走的多是蒙八旗兵马----1000满八旗及5000蒙八旗----故而战斗力依旧相对于吴三桂部来说更为强大一些,因此在16000打13000的情况下,吴三桂部依旧没能讨好,若非于通见势不妙,果断率领仅剩下1400多人的济州水师陆战营投入战斗,只怕吴三桂部会被再一次打崩了。

    最终,在于通部的支援下,吴三桂部以再次损失了三千人的代价,才摆脱了阿济格部的攻击,得以退回了宁远城中----明军布置在宁远城头的几门红夷火炮也是清军不敢进一步追击吴三桂部的原因之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