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26. (第1/4页)
转过几天,马士英带着一众军机处大臣,向朱由崧报告了税制改革的进展:“陛下臣等想尽办法,仍有两百万两的缺额。” 马士英有些尴尬的说着:“所以,军机处的建议是,今年减半发放养廉银和养老银待朝廷财政充实后,再逐步加增到标准水平。" 朱由崧同意道:“这倒也是个解决办法!" 实际上,朱由崧与军机处在预算问题上是有分歧的--军机处估算一两年内,明廷的年开支在1500万两左右,五六年后,明廷年开支会逐步增加到2000万两上下;而朱由崧认为短期内明廷年支出应该在2200万两左右,五六年后,明廷的年开支可能增加到3000万--只不过考虑到明廷现有的收入,不能涸泽而渔的朱由崧就只能暂时予以妥协。 只是同意归同意,朱由崧随即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未来财税增长能否跟得上朝廷支出的增长?" 这话,让在场人很难接,说能吧,谁也不敢押上自己的未来前程,说不能吧,朱由崧这一关怎么过呢! 见众臣无言以对,于是,朱由崧拿出数据:“算上三饷,以万历朝清丈后的数字,朝廷田赋收入应该有一千八百万两以上,但这个数字,从来就没实现过,收的最多时,也只有七成半,一般而言是六成五、六成八的样子,也就是一千两百万两上下。” 朱由崧看了看在场的官员,淡然的说道:“那么朕就以一千二百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