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255.曲靖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55.曲靖之战 (第1/4页)

    曲靖,位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处,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春秋战国时就曾是古滇国的心腹要地,秦始皇统一列国后,在曲靖地方设置了建宁县,并修五尺道将曲靖与巴蜀相连,由此直至唐末,曲靖就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

    汉代,建宁改称为味县,属于犍为郡管辖;三国时,属于建宁郡所属;西晋时属于宁州,唐代改称南宁州;唐末,曲靖落入南诏手中,并在整个宋代归属于大理国;元朝统一中国后,曲靖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并在历史上正式出现了曲靖这个名字,当时叫做曲靖路,以后来明人的理解,曲靖者系“举唐时曲州、靖州之名合而用之”;等到明王朝驱逐蒙元,恢复中华后,曲靖路便改名为了曲靖军民府,并以这个名字延续到了朱由崧的时代。.

    就地理位置而言,曲靖位于乌蒙山脉中的南盘江谷地,是云贵高原上难得一见的大片高原平坝地带,由于汉民族及当地少数民族二千多年来的开发,可以称得上鱼米之乡。

    而就曲靖府城来说,其位于翠峰山东南、胜峰山(妙高山、寥廓山)正东,左邻白石江、南依潇湘河,城周六里,城高约二丈七尺(9.14米)----另有三尺(1.02米)高的城垛1630个----再加上城墙厚达九尺(3.04米),所以相比其在滇东的政治中心地位,其实更像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

    不过这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