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006.银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06.银子 (第3/4页)

忌呢。

    至于徽商自己搞到了船,船上全部是自己人押运,也没有屁用,因为只要他们敢运,福王府就敢派辽海分舰队在半途抢劫了。

    因此,心有七窍的徽商在评估风险后,大多也不敢接这份生意,赚这笔银子。

    贺甫当然也是明白这个理的,所以他没有追问原因,只是问道:“开出去的飞票都做过特别记印了吗?”

    为什么要在顺和店北京支店发出去的飞票上动手脚,当然是为了将来拒绝支付做准备,但这层意思朱由崧谁也没有告诉过,所以,下面人的也只是遵命行事而已。

    话说,这么麻烦干什么,为什么不发行大面额的专门飞票,以为现有通用飞票的区别呢?

    第一个原因跟徽商来不及承运白银南下,无法承接银票或商票汇兑生意一样,顺和店这边也来不及印制超大面额的飞票,并将相关消息传递给各地的支店知晓。

    第二个原因是,存银人对大面额飞票有天然的不信任,因此他们每每都指明要一些方便兑换(不引起承兑人注意)的小面额飞票,其中连顺和店之前广受各地商人欢迎的“壹仟两”、“伍佰两”这两种面额----顺和店截止到目前,一共发现了“壹仟两”、“伍佰两”、“叁佰两”、“壹佰两”、“伍拾两”、“贰拾两”、“拾两”、“伍两”等八种面额的飞票----都大受冷落,相反倒是“壹佰两”、“五十两”这两种面额更受欢迎。

    因此,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为了针对这些大户日后化整为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