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80.榆次 (第1/4页)
榆次位于山西中部的晋中平原,东与寿阳交界、西同太原(注:太原县)毗邻、南与太谷接壤、北与府城曲阳相连、西南则是徐沟,因此素有“太原南大门”、“省城门户”之称。 榆次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先秦战国时期,赵国的版图上就出现了榆次的地名。 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毁晋阳城,诏废并州太原府,并撤掉了太原、晋阳二县,新置并州军(注:军、府、州是宋代同级的行政区的名字),并移并州军的治所于榆次城;公元982年,宋廷又“以榆次地非要会”为由,移并州军治所于太原新城,榆次重新成为县级行政单位,以后历代县名不改,到弘光四年十一月末所对应的公元1649年,已经有六百六十七年了。 六百多年的历史,让这座老城显得有些沧桑,甚至就连明代初年包裹的城砖也在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光后,变得斑驳破裂;当然,就算如此,以漠南蒙部的实力,不强行驱使百姓实施蚁附攻城的话,也还是拿不下来的;但如果是李成栋的部队来攻,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在任荣摆事实讲道理、费尽了一番口舌后,顺军榆次守将、掌旅冯宝才还是决定开城向李成栋实施投降。 并且冯宝才还不是一个人投降,随即他联络了徐沟、太谷、祁县、平遥等处的顺军将领,带着他们一起向李成栋投降,由此在短短三天内,李成栋便兵不血刃的收复了晋中平原东部的多个县城,只要有需要,就能立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