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648.顾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48.顾波 (第2/4页)

则另外安置了卜罕、坚河、屯河等九个卫。

    鄂尔多斯人的下场,吓坏了在甘州附近游牧的阿拉善人,这些阿拉善人主动向朱由崧请降,于是被分为三卫,安置在宁夏以北、黄河以西、河西长城东北地域。

    于是,截止到弘光七年九月十三日,松漠都司共下辖19卫、1个千户所级别的活佛供养地,饶余都司则下辖21个卫,朔方都司地盘虽然一样不小,但由于境内有多处沙漠,所以只下辖了12个卫--几年后饶余都司迎来了一批逃难的喀尔喀人、几十年后朔方都司名下又来了东归的土尔扈特人,所以两个都司后来还有调整,但这是后话了--至此,漠南算是初步安定下来了。

    既然漠南算是初步稳定了,那么各路边军的兵力就不需要继续保留那么多了,所以朱由崧便在率部南返的路上,对偏关、榆林、宁夏、河西、西宁等边军部队做了相应的裁剪。

    裁剪后,偏关军编入宣大军序列;榆林军和宁夏军实现合并;河西军与西宁军实现合并。

    由是,明军在北方防线上,形成了前后三道阵线:第一道是由三都司的驻防军构成的前方警戒线;第二道是由辽东军、蓟州军、宣大军、狭北军、甘肃军组成的主力迎击线;第三道则是由顺天府、河南府、固原州境内的京营组成的预备反击线。

    当然,这三条线目前来看还比较单薄,但真要遇到大规模入侵的话,未必不能发挥应由的作用--爆发战争的北边各道也能在第一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