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8 (第3/4页)
希望借以告诉太子,不要因事废志,这世间纵然有许多不公与黑暗,却也有更多的人心怀善念,在尽自己的努力,将天下往正轨上引,只是因为小人喜欢结党,喜欢报复,喜欢损人利己,而君子严谨持正,不肯像小人那样去行事,才会显得好像这世道小人比君子多似的。 唐泛希望太子不要因为元良的事情,就觉得世间一切没有公平,确实必须通过见不得光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当时太子伤心元良的死,没有对唐泛的话作出太多的反应,而唐泛也不是太子的老师,他甚至没有教导太子的资格,只能借着那个机会,尽自己的微末之力罢了。 没想到太子竟然还记得此事。 人竞春兰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长庚。 这是苏东坡的诗句,又何尝不是太子在以诗言志,对唐泛当日的进谏作出的回答? 最妙的是,那下半句蕴含的中正平和与博大胸襟,正好是对上半句的完美阐释。 不是满腔愤懑激昂的回复,也不是对唐泛敷衍了事,故作姿态。 想必小太子为了这个回答,也没少深思熟虑。 许多人对如今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朝廷有多失望,对未来的太子就有多大的期望。 唐泛没法形容自己听到太子的回答时,自己内心那种欣慰的心情。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跟汪直冒着得罪贵妃的风险帮着隐瞒元良的事情,避免牵扯到太子身上,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普通人满怀仇恨,走歪了路并不怕,充其量也就是跟韩晖一个下场,但如果一位君王也满腔愤恨,那么倒霉的就会是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