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98【历史事件】 (第2/4页)
旧式文人,经常请朋友逛窑子,《大公报》的很多社评他都是在老七(一名雏妓)房里写出来的。日本朋友矢原谦吉也常劝张季鸾戒鸦片,他回答说:“阿芙蓉亦如老七,我只是逢场作戏而已。” 矢原谦吉是个常住北平的医生,张季鸾、张恨水、管翼贤等北方文人,以及许多军政要员,隔三差五就会到矢原谦吉家聚会。这位日本友人已经远走美国了,原因是被日军发现他帮助中国朋友逃离沦陷区。 “砰砰砰!” 敲门声响。 进来探望的是张恨水,他朝周赫煊点头打招呼,又问道:“季鸾兄怎样了?” 周赫煊摇摇头。 “唉。”张恨水一声长叹。 两人在病房坐了半个钟头,张季鸾依旧昏迷,他们只能起身向陈孝侠告辞。 离开医院,周赫煊和张恨水找了家茶馆坐下。 周赫煊回忆道:“我第一次与季鸾兄见面,便是在天津的茶馆里,转眼就过了十多年。” “谁说不是呢,”张恨水摇头苦笑,“半年前我还跟季鸾兄一起喝酒来着,没想到我去一趟南边,再回来时他就已经病入膏肓了。” 两人唏嘘着聊起过往趣事,聊着聊着居然笑起来,实在是张季鸾的轶事让人捧腹。 却说当年北平纨绔子弟多胡作非为者,一家报纸以“养不教,父之过”为题抨击。那次张季鸾、张恨水等人正在矢原谦吉家聚会,张季鸾就说:“读此标题,使我得一联。上联曰:父之过,你们谁能对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