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_第两百五十九章 事实胜于雄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五十九章 事实胜于雄辩! (第6/6页)

   摇头道:

    “变更?”

    “天下的为政之道就四家。”

    “法、儒、道、墨。”

    “墨家的为政之道太过不切实际,因而大争之世数百年,没有任意一国以墨家主张为执政理念。”

    “墨家自然不考虑。”

    “而道家主张的是‘道德’,儒家主张的是‘仁礼’。”

    “两家的理念都有一定说法。”

    “但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孟子说人性本善,而荀子却说人性本恶,而人其实是善恶一体,依靠道德和礼仁来治理天下,终究是太过虚妄,不切实际。”

    “若天下不是以法律为准绳,而是以儒家的仁、礼,道家的道、德来治理,但仁、礼、道、德何时有过明确标准?那是不是意味着道德、仁礼的解释权,其实是在道家和儒家士子手中。”

    “天下士子大多为地方贵族豪强,那你们所谓的天下治理,岂不是又回到了诸侯邦国,到时一乡一治,一里一治,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地一国,天下千国?”

    “这岂是天下之福?”

    “法家纵然有再多问题,律法却是实打实有明文解释的,一切都有迹可循,并不会如道家儒家那般唯心,所以无论秦国日后灭亡与否,华夏这块大地上定会推行法制。”

    “法律保障的是底线。”

    “而道德、仁礼,只是对人的更高标准,眼下连你们这些士人尚且不能完全遵守最基本的法制,谈何让底层民众,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到德治、礼治的社会?”

    “你们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

    !”冥狄z的修道十年,出门已是到了强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