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八章 汝之志,吾不及也! (第3/6页)
甚解,但多少也了解了一些。” “在诸位眼中,天下大治后,当为大同社会。” “而我认为是,但并不全是。” “儒家崇‘礼乐’、‘仁义’,故儒家构造的理想社会,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国家足兵,以此来取得民信,因而儒门士子的治理之策,大多以仁义为念。” “道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无为而治’,因而有人提出要‘稍宽稍缓,宽以大政’。”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主张,因而有士人提出要‘任贤使能,反对任人唯亲’。” “法家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因而有人提出‘整饬吏治,严以行法’。” “诸位所言皆言之有理。” “亦为天下之念。” “若是真如诸子主张,天下施行大治之后,华夏达到大同社会,我虽向往进入大同社会,却莫名的,感觉这个大同社会似乎缺了点什么。” 唐历疑惑道:“秦博士认为缺了什么?” 其他士人也满眼惊疑。 秦落衡沉吟片刻。 澹澹道: “缺少了变化!” “我等身处的天下是一成不变的吗?” “大同社会,乃诸子先贤追求的理想社会,然诸子先贤大多已离世上百年,甚至是数百年,在这上百年数百年间,天下已换了人间,诸子先贤孜孜以求的天下治世,也是我等要达到的最终社会?” “天下从数百年战乱下走出,进行了一场彻头彻底的大治,只为了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