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四章 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 (第2/6页)
‘家法’罢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们听从一家之言,靠口传心授,成了世人口中的‘士’,而你们所接受到的传道受业解惑,大多局限于同一门派,而天下之士,则是以天地为师,以万事万物为师,他们只是不能‘书’罢了。” “你们何以敢这么倨傲?” 秦落衡冷冷的看着台下,言语中渗出几分寒意。 “因为你们怕了!” “你们担心天下大治之后,你们的士人地位不保,你们担心自己的家族、财富、名声、威望都会荡然无存,所以原本志在开拓进取的士人,变成了保守迂腐的‘愚人’。” “但这恰也说明了一点。” “你们其实思考过天下大治后的场景。” “所以你们顾左右而言其他。” “儒家以春秋的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儒家的理想社会,一直在精进,从孔子时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到孟子时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协调、群居和一、四海之内若一家。”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致虚守静、无为而治’。” “道家的理想社会,老子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庄子认为是‘人不为物役,天下大同。’” “墨家的思想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的理想社会是世界大同、希求众生平等。” “法家的思想核心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