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九七 大国战略 (第3/7页)
初二,杨威回到北京武备大学任教之后一周,引起了极大轰动。他的国际战略科系尚未确定招收哪个文化等级的学生,也没有确定招收人数。但职房的门槛已经换了三条。 权贵们以为这个科系只是坐在书斋里画画图,是劳心者的工作,不用下旗队去吃苦受累。 将门家长却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子侄若是进了那里,日后想打哪说一声就完事了。如此一来还愁没有军功么? 其中又有海陆之争。因为任谁都看得出来,如果大明的国际战略重心放在西域,那么海军就只能继续憋屈二十年。 尤其是如今罗玉昆的山地第一军已经占领了占城国,整个交趾沿海都在南海舰队控制下,北海舰队也已经控制了倭海,如此一来东海和台海舰队恐怕只能成为海岸巡检司。 鉴于杨威的朝前眼光,朱慈烺也特地安排时间接见他,探寻他的思想轨迹。 “天下就这么大,我们少占一块地,别人就多占一块地。有些地方如今看着没用,却不能不占。譬如蒙古之祸,正是唐时对草原的漠视,攻灭突厥之后不曾移民实边,终养大了蛮族。”杨威在皇帝面前并没有太过局促拘谨,这份从容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补给实在很难达到极北之地。”朱慈烺轻声道。 “陛下所言极是。下官……微臣也知道鲜卑荒野十数年干旱不绝,饥荒甚重,就算想展开军屯也不容易。”杨威道。 西伯利亚被认为是鲜卑人的诞生地。虽然朱慈烺偶尔会冒出“西伯利亚”这个名字,但在钦定和推行的世界地图上,这片明人称为“罗荒野”的地区官方名称是:鲜卑荒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