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廿七章 水滴铜龙昼漏长(五) (第3/4页)
散起柴薪的烟气,是做苦力的人家才刚刚造饭。 “叔,”男人从屋子里追出来,“我去叫两个菜,陪您喝一盅呗?” “好好过日子,你怎么说也是个男人,我刘家还指着你延续香火呢!”刘若愚不着痕迹地回绝了侄子的邀请,他一眼就看出这是那位侄媳妇在示好,而他现在并不想让那恶妇太过于安心。 “咱们去煤山。”刘若愚对外面等着的两个火者道。 手巾、火者是最底层的阉人,甚至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 刘若愚翻身上马,轻轻一纵缰绳,往煤山之西去了。那两个火者连忙小跑起来,努力跟上马步。 明宫之中宦官太多,但凡有点条件的管事太监都乐意住在宫外。既能改善居住环境,也方便做些私事,不至于被人牢牢盯着。有地位的太监们聚居在紫禁城外的恭俭胡同,地位稍低的则多在煤山西边购屋买房。 相比田存善,刘若愚在老宦官中的人脉可是最大的优势。宦官从首领太监以下,还有“少监”、“监丞”,“经理”、“管理”,“奉御”、“听事”、“答应”、“长随”等等。二十四衙门又有厚薄、轻重、富贵、贫贱之别,其中人员配属也各不尽同。整个紫禁城的宦官社会丝毫不逊于一个小国家,要想彻底了解规则,游刃有余,也只有刘若愚这样在宫中浸yin数十年的老人。 而且他还不是普通的老人。 刘若愚十六岁自宫入选,在司礼陈太监名下,起点就高。因为出身官宦人家,他从小就读书识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