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四三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三章 生涯岂料承优诏(二) (第2/6页)

,一一承报。

    刀子匠就是那些为太监们净身的人。

    朱慈烺早在幼年时就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为他们是一群必须利用起来的高端人才。无论是跌打还是金创,都能找到不少郎中大夫,但要想找有经验的主刀医生,刀子匠恐怕是最优选择。

    明朝是中医发展最快,取得成就最大的时代。这其中有打破常规,以属性分类法编撰的《本草纲目》,也有研究传染病机制和预防的《瘟疫论》,还有则是主张内外兼治,手术与药物结合的《外科正宗》。

    这本书成书于万历四十五年,作者陈实功去世于崇祯五年,当时朱慈烺只有三岁,缘吝一面,不曾见到这位外科大医家。在陈氏书中,详细解说了截肢、鼻息rou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部异物剔除等手术的cao作方法。而且还强调了手术环境必须明亮、干净。

    陈氏这样的大医家可遇而不可求,真正可求的则是那些刀子匠。

    在没有无菌室、抗生素的时代,手术风险有多大可想而知。如果死亡率过高,哪怕太监的生活再优渥,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愿意接受阉割手术。刀子匠通过父子师徒的传承体系,总结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最大保证手术成功率和受术者生存率的方法。

    他们可能从未听说过《外科正宗》,也不知道泰西之国已经有人偷偷摸摸解剖尸体,绘制解剖图……但他们无疑是国中手术经验最丰富的医生。

    朱慈烺正是让刘若愚去找那些名声在外的刀子匠,许以厚重赏赐,让他们汇聚在自己旗下,以细菌说和其他理论知识为补充,培养出真正能够增加伤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