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_六八一 旌旗荡野塞云开(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八一 旌旗荡野塞云开(4) (第4/5页)

时节,也正是农忙的时候,五台硕大的犁机在皇帝陛下和太上皇帝的瞩目之下,生火蓄热,在浓烟滚滚之中发出轰鸣声,拖着沉重的铁齿,破开泥土,笔直地拉出条条土浪。

    所有围观的百姓都看得欣喜若狂,尤其发现犁机上是两个女子,一个把握着方向盘,一个用铁锹往炉中铲煤,更是惊喜交加。这就意味着日后女子也能承担繁重的农活,让男子去干更能挣钱的活计。

    “为何不将那炉子包起来?如此露着不是浪费煤么?”崇祯指着露在外面的火炉。

    这款犁机的设计更像是老火车头,炉室暴露在外正是为了散热,避免cao作人员被高温困扰。

    朱慈烺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围观民众之中突然发出一阵喝彩,原来是这犁机转了一个大弯,从另一头再次犁了回来。眼看着自己忙活半天的工作量被如此轻松地完成,谁能不感到兴奋呢?

    崇祯也很快将技术问题抛诸脑后,赞叹道:“若是大明村村有此机器,农忙时岂不省力!”

    “这机器吃水吃煤太厉害,不产煤的地方用它实在不便。”朱慈烺道:“儿子是想将他用在辽宁和海西,那边土地宽阔,又是产煤之地,正好开垦出来作为大粮仓。”

    朱慈烺知道另一个时空开发北大荒的热血故事。在那个故事里,年轻的共和国调集十万军队开垦北大荒,虽然打出了“机械化”的招牌,但那时候的国家一穷二白,拖拉机、汽车要什么没什么,垦荒军队住的茅棚还不如目今明军的营房,不照样将东北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粮食产区?

    如今犁机虽然不多,但大明人口也只有一亿三千万,还有湖广、安南、暹罗等粮食供应地,对东北的粮食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