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241节 (第6/6页)
现在心情好,懒得和公孙敬声计较。 刘彻望向郎吏,“你说,那豪侠姓谁名谁?” 郎吏:“……赵调。” 刘彻:“……谁?” 郎吏:“燕赵之地的赵,调和的调。” 刘彻回头看了一眼公孙敬声,公孙敬声一脸茫然。 赵调?谁啊? 刘彻没有当场发作,甚至觉得事情有些滑稽可笑。公孙敬声想要修仙,扬言要烧毁的农田,居然是精卫所留。 “让太子来见朕。” 刘据来得很快,先是向公孙敬声投去一个担忧眼神,然后才行礼,“据参见陛下。” 刘彻盯着他,怒极反笑:“不错,真不错——” 刘据念头转了好几转,不知实况,也不敢多问。 “来,给我说说。”刘彻手指摩挲着线条流畅的案几边沿,不紧不慢:“你替你表兄隐下践踏农田一事,为何要如此做?” 刘据一顿,他早就做好了父亲会知道此事的准备,再次下拜,道:“回陛下,据认为,孔子所言亲亲之道,维人之本性,顾伦理天性。尧不能训丹朱,舜窃负其父而逃,五伦犯错,容而忍之,将安立也。” 当然,孔子也认同过叔向对其弟叔鱼的过错没有任何包庇,秉公执法,称赞这种行为是“古之遗直”。在孔子看来,大义灭亲没有错,亲亲相隐也没有错,但是,亲亲相隐不能隐杀人放火与卖国投敌,然而,他去世之后,学说思想便由不得他控制了。 公羊儒取其中“大义灭亲”思想,认为亲人之情要放在国法之后,化成了汉武一朝吏治苛酷之弊。 谷梁儒取其中“亲亲相隐”思想,认为国法应该放在亲人之情之后,化成了对“法治”的否定,应当用“礼义”来取代刑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