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精三岁半_分卷阅读34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1 (第3/4页)

的“嘎嘣”声,庙会还没逛完,油纸包就空了。

    再罐一瓶“大白梨”下肚,爆米花顿时成了发面馒头,撑得一个个肚子胀鼓鼓,再也吃不下别的东西。

    今年的庙会是真庙会,除了摆摊的,还有石兰省最出名最传统的文艺节目——唱山歌。

    中国地大物博,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千奇百怪的同时又各有特色,东北有二人转,西北有扭秧歌,南方有迎妈祖舞大龙,石兰省有的,正好是唱山歌!

    石兰省属于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汉族跟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各族同胞们杂居久了,就演变出这种神奇的文艺节目。一开始是唱古诗,譬如之类耳熟能详的,可只局限在少数识字人的群体里。

    后来,唱得人多了,就变成自个儿随机应变对对子似的唱法了。

    譬如此时,层层叠叠的人将一男一女围在中间,男人用悠扬婉转的调子唱了一句“石榴开花麽叶子薄,今年粮仓麽耗子多”,可不就是阳城市农村的真实写照?

    人群“轰”一声鼓起掌来。

    对面的女人穿着破败不堪的花棉袄,“耗子多么社员不怕,国家带着咱搞四化”。

    她的声音又脆又亮,仿佛一条唱着歌奔跑的溪流,叮叮咚咚,涓涓流淌,一听就让人心旷神怡,更别说这通俗易懂又紧抓热点的歌词,今年报纸上出现最多的可不就是“建设四个现代化”?

    立马,人群里响起雷鸣一般的掌声。双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颇有种“将军对垒”的气势。

    这几个准大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如果这样的“歌词”是读书人说出来的,可能就是稀松平常,甚至显得太通俗易懂,太白话,可从大字不识的老农民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