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3 (第2/4页)
了。 不过虽然分家,两个兄长依然很照顾他,那是赵宁的爹赵老爷还没长大,一心只想种地,不想读书。可他年纪小,就是两个伯父帮着他打理田地,教他沤肥,选种,下种,除草除虫,所以三家虽然分家了,但关系也还不错。 加之后来赵老爷出息,不仅种地是一把好手,竟然还在镇上开了磨坊,开了粮铺,买地成了地主后还一力反过来照顾两个伯父家,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家的关系自然越来越好。 而自赵宁有了功名以后,这种联系就越发稳固和紧密了。 赵宁能够一直安心的在外读书,就是因为知道家里的叔伯兄弟们会替他照顾好家里。 他们家是只有他一个儿子,但他大伯爷和二伯爷却开枝散叶不少,为赵家的壮大贡献了伟大的力量。 他大伯爷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而他二伯爷则有四个儿子,全站住活下来且娶妻生子,他这些叔伯们每一个生的儿子都不少于他爹,所以除了他们三房人丁稀少外,其他两房都很繁茂。 也因此,三房并不放在一起排行。 赵家在他爹未发达前不算大的宗族,所以虽有族谱,但并不严格,族谱上只记了名字和生辰而已,其余不是他们不想记,而是他们不会,也没什么可记的。 直到赵宁考中了秀才,赵家这才开始重修祠堂,他们三房才开始合并起来排行。 赵宁隐约记得自己排在第九,然而他从小就被人叫三叔——三房的独苗苗三叔,不仅别人改不了,他也改不了。 三家关系好,称呼乱些就乱吧,反正也就是私底下称呼,族谱上不乱就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