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北行路上 (第5/7页)
地方。 就在这时,一台大轿前呼后拥地走了过来,跟从的人有仆役、挑夫,还有人骑在马上,腰间配着刀剑,显然是护卫,一群人呼啦啦直奔前方而去。 他们这样大的声势,自然引来旁人的侧目,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一脸促狭地对一个四十出头的男人说道:“刘头儿,又有官人来了,赶紧准备东西供奉吧,我看这小哥的山鸡竹笙都不错,你就买下来,今儿晚上给大官做一个竹笙山鸡汤哈,保证他对你赞不绝口,没准儿还能提拔你一下呢!” 那个驿卒模样的人翻了个白眼,道:“你高兴什么?这个月前前后后来了五拨了,每次都是大阵仗,来一批人,驿站里面的食物草料就一扫而空,比水洗过的还干净,简直国破家亡一样,下一批全得重新准备,每次跟上面老爷请银子的时候,上官都拉长了脸,倒好像这些过境的猛龙都是我招来的似的,讲真成天装孙子伺候他们,我心里还不痛快呢。我说杨三儿你也别得意,羊毛出在羊身上,虽然驿站里的财物费用都是着落在大户头上,然而主人家天天跟你哭穷叫苦,也不好说要涨工钱不是?” 那杨三儿嘻嘻笑了两声,略有些讪讪的,黄佩雯暗想,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从前听辛彦说过,本国立朝时制定的财政制度中,政府预算中并没有差旅费这一项,全国一千零四十个驿站,虽然都是挂名在兵部,然而实际上一切费用都是由当地政府就地报销,兵部只发给勘合,也就是相当于证明文件,凭勘合调用当地物资,完全没有预算没有限额的,越是交通发达的地方,这种负担就越沉重。 辛彦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然而不以人废言,他解说的这种情形,自己如今可是看到活生生的了,简直是教科书一般经典的地方摊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