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死得其所 (第3/8页)
先生点点头:“我今儿早上听说了,可叹他寻了我几个同行去诊治,最后终究仍然只是这么着。” 梅咏雪:这就尴尬了,让一个医生知道自己的病人后面又去找其她医疗工作者来瞧病,再次见面时可该说些什么呢? 甘先生继续说:“要说他这个病,我行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那rou豆红红的,一粒一粒,看起来真的好像杨梅一样。” 梅咏雪顿时震惊了,如同杨梅?莫非是古装电视剧里着名的杨梅疮?这种病也叫做梅毒,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古代可是很难治的。 “……作为一个医者,居然有这样我不认得的病,实在是很惭愧啊,因此我就仔细地查阅医书,终于在里面找到了一条,‘弘治末年,民间患恶疮,自广东人始,吴人不识,呼为‘广疮’。又以其形似,谓之‘杨梅疮’。若病人血虚者服轻粉重剂,致生结毒,鼻烂足穿遂成痼疾,终身不愈。’所以用轻粉应该是可以疗病的,不过这药劲儿可就是猛了一点啊。另外里也有说,或者是用水银粉、丹砂、雄黄、白矾、绿矾炼化而成的五宝霜涂在患处,要么就是用铜青,这都是外用的法子,比服用轻粉好像还安全点哈。唉,可惜当时没有想到居然是杨梅疮,这种病在江浙两广颇为流行,哪知居然也会传到北京来呢?好在当时按照瘰疬溃烂来治,也开了土茯苓的汤药,本来按照里面的条目,代茶饮也是可以治梅毒的,只可惜终究没能救得过来,这便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梅咏雪:这梅毒是大航海时期从美洲向全世界扩散的,西洋商人来中国贸易,把这种病就带到了中国,因为岭南与海外交易比较频繁,因此就首先在那里流行,江南也是商业发达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