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高丽半岛 (第1/10页)
杨鹏还带上了五万斤坩埚钢。杨鹏的炼钢作坊每个月能生产两万斤坩埚钢,这些钢材一个月大概能卖一万斤出去,但价格只能卖一两五钱。据说倭国对大宋廉价钢铁的需求很高,杨鹏带上一些去倭国试试水,看坩埚钢在杨鹏能卖多少银子。 若是卖得好,杨鹏可以扩产坩埚钢。其他的玻璃、镜子,杨鹏也带了一大堆。这些玻璃制品不好运输,要用大量的纸包着。不过好在单价昂贵,稍微运一些就值很多银子。 然后是肥皂,杨鹏装了四十大箱肥皂上船,每箱有八千块,合计三十二万块肥皂。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试探市场的产品,杨鹏装了满满一船货物。杨鹏的货物装船是从天京新城的新城的码头上装货的。天京新城码头本是海洋贸易重地,不少的南方货物都是从天京新城码头上岸的,一些发往江南的货物也是从天京新城码头上船,再通过海船运往江南、岭南。这些运货的海船中官船、民船都有,使得天京新城码头成为一个颇热闹的海港。 杨鹏如今势大权雄,又是沧州知府,在天京新城经营海贸也没人敢反对。杨鹏大摇大摆地四出采购,装货上船,没有一个人发声阻挠。其实说起来如今大宋的海禁已经基本上废除了。虽然管家只在福建一省开海禁,但既然开了福建海禁,就说宋朝廷上百官对海商不再敌视,也不会再逼迫沿海水寨剿灭走私海商,所以大江南北的海商都半公开的跑起来海来。 七月十日,杨鹏的新船员和水兵们已经练了半个月,杨鹏不再等待,便让天京号出海了。这一趟出海,杨鹏亲自带队,率领一百五十名水兵和五十多名船工驾驶天京号,往倭国开去。这天清晨,天京号上的船员滑动长桨,把船只从新城港口里划了出来。出了港口后,蒸汽机开足马力,从烟囱中喷着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