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授课1 (第4/5页)
查尔斯还得到了当时政府的一笔资金用于继续研发;打算未来将其用于军事。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此项计划也被搁置。” “虽然臭虫飞行器是无人机发展源泉,然而受制于当时无线电技术限制,最终也只能昙花一现。直至十几年后才真正开始构建无人机发展大厦根基。1938年美国空军和陆军炮兵部队考察无人飞机,目的是将无人机作为靶机使用;用于训练,并最终签订了购买合同。” “丹尼公司的无线电飞行器作为美军第一代无人机,翼展从11英尺到12英尺不等。安装动力更加强悍的发动机后,速度从85英里/小时逐渐增加到140英里/小时;飞行的持续时间也有一小时,足以满足靶机的需求。” “二战后无人机概念仍然仅仅停留在靶机阶段,人们并没有对这种小玩意进行更深层次战术挖掘。1947年美国空军从军队独立出以后,基于德国导弹技术开始系统研究改进,此时无人机也终于迎来了一个发展机遇,空军创建的一个无人机分部用于基础研究。” “1958年12月,Q-2C火蜂无人机进行了首飞;作为改进型Q-2C相比于Q-2,机身更大。同时得益于搭载改进69发动机,Q-2C的作用距离增加了一倍达到了800英里。1968年美国又对火蜂进行现代化的改装升级的并命名为火蜂II。” “火蜂II无人机技术又得到极大提升,首先是速度提升,升级后的火蜂II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突破1马赫,飞行距离也有了相应提升,达到了900英里;如果外挂油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