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一百零四章 毛文龙的安排,重火枪之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毛文龙的安排,重火枪之想 (第2/7页)



    毛文龙转头看了毛承禄一眼,沉吟不语,好半晌才沉声道:“若不能赏罚分明,本帅又何以治军?出身辽东剃头人,又家破人亡,与建虏仇深似海,此人可用。”

    “至于以后他的前程,还是要他自己去挣。”毛文龙继续说道:“而且,他的家乡在金州,也颇有收复之心。本帅就把他放在辽南,希望他能干出个样子来。省得朝中老有官员污称东江军避之远岛,无从牵制。”

    僻处海外,又相对独立,难免受到文官的攻讦。朝廷内的一些官员就污称须弥岛(即云从岛)离后金老巢两千余里,根本无法牵制,糜费粮饷。

    其实,就算毛文龙游而不击,战报水分很大。单是他占据海岛,收纳十几万溃散辽民,也是大功一件。

    辽东沦陷,无数辽民落入建虏的残酷统治。如果没有东江镇,他们就是彻底绝望,连九死一生的逃亡机会都没有。

    当然,朝中还是有明白人,木匠皇帝也不是糊涂蛋。

    比如姜曰广、王梦尹,就在奏疏中正确评价过毛文龙和东江军,认为毛文龙能收纳辽左孑遗,并在辽东设伏、用间,乘敝出奇地与建虏周旋,就已经是功劳不小。

    现实条件决定了明军不具备与建虏野战的能力,朝廷重金打造的关宁军尚且如此,又怎能奢望装备简陋、粮饷俱缺的东江军呢?

    毛承禄明白了毛文龙对郭大靖的期望,心中有所怀疑,但郭大靖风头正劲,他若说出就有嫉妒之嫌,便闭上了嘴巴。

    “辽南直指建虏腹心,实是百战之地。”毛文龙轻捋着胡须,说道:“李维鸾虽持重,却也只能占据旅顺一地。先让郭大靖在广鹿岛历练,再调其去旅顺,或与李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