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略形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略形势 (第5/7页)

会?稳下心来,练好兵,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

    既然答应了毛文龙,袭攻建州卫要派毛承禄的前协,为了稳妥起见,再加上李维鸾的右协也就是是了。

    尽管不是本部的人马,郭大靖指挥起来有些不太托底。

    但他还是相信李维鸾和毛承禄,既然有建功立业的迫切之心,自然不会在训练上懈怠。差不多还有五六个月的时间,足够了。

    郭大靖这般考虑,却没答应李维鸾什么。乱许愿,乱承诺,不是郭大靖的作风。谁知道情况会不会有大的变化呢?

    在众将的陪伴下,郭大靖边走边说着最近的军情,“建虏重占了海州卫城,形成与我军隔河对峙的态势。依我看来,建虏未必有发动的意图,季节不对,粮草物资也难支撑……”

    皇太极为了绕道入关,实施了大踏步的收缩战略。一来是确保核心统治区辽沈的绝对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兵力不足、占领区太大的无奈举措。

    多尔衮继任汗王后,忙完春耕,便进行了重新布署。

    在辽南,重占海州卫城;在辽东,兵出连山关,把前哨推进至凤城西面的青远堡;又在孤山堡、叆阳堡增兵,对宽甸形成压力。

    对于建虏的行动,郭大靖命各部加强戒备,特别是镇江地区的特战营,和移防皮岛的孔有德的后协。

    但在研究分析建虏的实际情况后,郭大靖并不认为建虏要发动进攻,他认为这不过是建虏在扩大缓冲地带。

    首先,夏季将至,气候转热,以及纵横的河流,对建虏的行动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其次,就是大饥荒的影响。建虏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支撑他们发动大规模的征战。

    “或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