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七章 占觉华,并水师 (第5/7页)
听,做不了主。作为谈判代表,来回传话,自然更不会有什么危险。 祖大寿同样也不知道东江镇会如何对待辽镇,也没什么嘱咐的,只是让何可纲多听多问,具体情况回来汇报。 ……………… 觉华岛俗称大海山,在唐宋时代称桃花岛,辽金时代称觉华岛。位于宁远东南二十里,面积13.5平方公里,是渤海湾中第二大的岛屿。 觉华岛早在唐代,已为开发,港口着名,其北边海港,称为靺鞨口,已为岛上要港,出入海岛咽喉。 明朝时,军用粮料储之海岛,觉华岛成为明军的一个囤积粮料的重要基地。 自广宁失陷后,孙承宗主政辽东时,主要是经营宁远的修筑与戍守,以及觉华岛的囤粮与舟师。 在觉华岛上,修筑了囤粮城,城呈矩形,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宽约二百五十米,墙高约十米、底宽约六米。 北墙设一门,通城外港口,是为粮料、器械运输之通道;南墙设二门,与‘龙脖’相通,便于岛上往来;东、西墙无门,利于防守。 城中有粮囤、料堆及守城官兵营房遗迹,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 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设想中,觉华岛的水师一是守卫岛上的粮料、器械;二是配合陆师进图恢复辽东失地;三是策应宁远之城守。 所谓:“以筑八里者筑宁远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万当宁远之冲,与觉华岛相犄角。而寇窥城,则岛上之兵,旁出三岔,烧其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 想得挺美,但却是纸上谈兵,甚至是对建虏完全不了解,才会自鸣得意地搞出这样的布置。 纵观建虏的屡次发动,基本都选择在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