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二章 政治风暴的序幕 (第2/7页)
不向京城集结收缩,也削弱了边防的力量。 京城有危,皇帝受惊,这是最大的事情。 皇太极就是看到了这一点,率军绕道入关后,直取京城,导致各地驻防军以及各路勤王军只能尽快向京城靠拢,整体布防陷入了被动之中。 从这方面来讲,崇祯对东江军的行动还是颇有微词,心中有些不痛快的。尽管毛文龙和郭大靖编出了理由,崇祯和诸臣也只是看破不说破而已。 要知道,尽管东江军的行动,从战略战术上讲是正确的,但天大地大,政治正确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不顾一切地前来勤王,才是忠心不二的表现。至于是否最有利,能不能取得胜利,都是次要的。 武将们也想得清楚,哪怕因此而被敌人击败,也比皇帝秋后算账要好。 正因为崇祯心存芥蒂,才没下旨宣郭大靖入京。同时,对于东江军,崇祯也有着防范之心。 袁崇焕和关宁军的行为,给崇祯敲响了警钟。朝廷对外镇军队的约束力,经过此次大变,已经能看出薄弱的迹象。 关宁军已经形同听宣不听调的军阀,东江军又能好到哪去?在以往,东江军的独立性可是要超过关宁军的。 只不过,郭大靖所率的东江军浴血奋战,给崇祯和朝廷挽回了颜面,也挽回了颓废的民心士气,才让崇祯暂时压下了纠结。 “流民赴辽东,朕以为是善政,交由内阁商议,拟出章程,再由各地官员施行。另外,准东江镇制定惠民政策,以吸引百姓。” 崇祯放下茶碗,舒服地靠进了龙椅,终于处理完了诸多事项,感到十分的轻松。 此时,有宫人进到殿内,捧着臣子的奏疏和题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