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急火燎的监军太监 (第7/7页)
入内禀报,呈上一封书信。 郭大靖伸手接过,打开迅速阅看,微微抿起了嘴角。不出所料,方正化正在赶来,是要阻止这场令人匪夷所思的交易。 必须要让朝廷知道,让崇祯知道,还有蓟辽督师袁督焕,东江镇为什么会与建虏谈判商洽。 今年应该是大转折的一年,躲过袁督师的毒辣计策,打破建虏抄掠的计划,东江镇就将迎来一片海阔天空。 没错,就是海阔天空。 到时候,崇祯会认清形势,能与建虏抗衡,并能再次阻止建虏绕道入关的,不是他重金支持的辽镇,而是断粮断饷的东江镇。 加上西北农民起义的势大,崇祯还有多少精力搞内耗。他应该明白,东江镇已经是辽东举足轻重的力量,甚至在战力上要超过辽镇。 实力才是自保的资本,也是发展壮大的根基。没有实力,就只能任人宰割。有了实力,朝廷和皇帝就是再不满,也不敢轻动。 郭大靖沉思良久,已经有了对付方正化的办法。尽管这不是刚想到的,但却比之前的更加完善合理。 毕竟,皇太极已经派了使者来商洽,还有书信在此,容不得方正化不信,也由不得他不着急。 方正化的目的为何,郭大靖心中清楚得很。 可他宁肯耗到天热,腐烂些人头,甚至是人头全毁,也要让朝廷和皇帝知道东江镇的怨气,知道蓟辽督师袁崇焕要致东江镇于死地的阴谋和手段。 几十万赏功银,还不知道啥时能发下来,就是不要,又能怎地? 你不仁,我不义。你断绝粮饷,还不准我自己想办法养活数十万军民? …………………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