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虏的误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虏的误判 (第5/7页)

嘛?

    所以,奉命率军赶来增援,阿敏却对海州的得失并不看重。就算是眼前敌人登陆在即,大战将起,他也不是很上心。

    “敌人既有火炮优势,待其登岸后继续深入,我军再出动,重甲兵加楯车,还有铁骑左右纵横,击败敌人还是有把握的。”

    阿敏澹澹地说道:“到那时,敌人就是背水而战的绝地。我军冲至岸边,用火箭烧其浮桥,断其退路,可获大胜。”

    阿济格心里一哂,如此简单的战法,还用你来教我?

    不够,看在阿敏的辈份和资历,以及率军前来增援的份上,阿济格还是挤出笑脸,连连称赞。

    从多尔衮的书信中,阿济格知道秋收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就能动员出更多的人马参战。

    同时,多尔衮也指示他,海州卫城中多留汉军,少留旗军。能守则守,不能守便要尽量保存八旗的有生力量,退守鞍山、辽阳。

    可以看出,海州卫城的地位,在多尔衮眼中也发生着变化,并不是一定要死守死战。

    到了冬季,海城河冰封,辽东河流结冻,东江军丧失了水师之利,建虏铁骑纵横无阻,才是转守为攻的时机。

    至于如何进攻,进攻哪里,多尔衮暂时还没有最后决定。因为,一旦发动,就必须要打胜,哪怕战果小一点。

    对此,阿济格是心知肚明的。一场胜仗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上的。主要是对于依附后金的蒙古诸部的失望和离心倾向,必须有所扭转。

    如果这些蒙古部落采取坚定的态度,且不遗余力地支持后金,等于平添了数万人马,极大地缓解后金兵力不足的窘境。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困难也是极大的。蒙古诸部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