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骑兵墙初建 (第5/7页)
和心得。 骑兵墙的集体作战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对骑术的要求。使得后天训练的骑兵,能够与马背上的民族进行抗衡。 而这种战术打法之所以能获得成功,还是抓住了游牧或渔猎民族的最大弱点,那就是人口少,拼不起。 农耕民族的优势就在于人多,资源广,底蕴厚实,科技水平高,武器装备好。 从萨尔浒之战到现在,明军已经损失了多少人?若是换成建虏,一次上万人的死伤,就足以伤筋动骨。 只要贯彻这个原则,与建虏展开持续的消耗战,凭大明的体量,足以击败建虏。 可惜,象郭大靖这样有着清醒认识,并不断付诸行动的将领,无论是东江镇还是关宁军,都是少之又少。 求战的欲望,杀敌的手段,必胜的信心。 郭大靖三者兼备,也确实不是别人所能比的。 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郭大靖全身心投入到对夜不归的严格训练中。 此次出征,拔除建虏的哨地至关重要,他要亲自出马。可以后呢,还是需要夜不归也具有使他放心的作战能力。 伪装潜伏、攀高卧低、涉水急行、侦察刺杀……这些科目在普通部队里也有训练,但夜不归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怨言?累得半死也不敢有,人家郭将军还生龙活虎,亲自巡查布哨呢! 放弃,回普通部队,还不够丢人的。待遇高了一档,别人都瞅着羡慕眼热,一下子又打回原形,脸往哪搁? 为了家人能吃得好一点,为了自己的脸面,五十名夜不收咬牙坚持,终于坚持到了令郭大靖满意。 除了两名在训练中受伤,不能参加行动的,全部合格,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