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骑兵墙初建 (第3/7页)
。协作溶合的力量,要远远超过这些力量组成的简单的相加之和。 也就是说,一百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骑兵协同作战,爆发的战力要超过一百个散乱的骑兵。 道理简单易懂,谁都知道,一千士兵组成的严整战阵,两千散兵也未必能攻击取胜。 而李维鸾说的也很符合郭大靖的设想,他也不会用墙式骑兵与建虏骑兵大队正面硬怼。 至少,骑兵出击应该是在建虏骑兵散乱,或是败退的时候。 原野中,骑兵的队列又变了,以十人、二十人一队纵横兜杀。这是对零散敌骑进行的攻击,队列不需太长,更显灵活机动。 队列左侧是小队长,是骑术和武技最高的,手里擎着长枪,枪头上则是一大簇红缨。 随着长枪的倾斜角度变化,红缨如同旗帜,提醒着骑兵控制着马速,保持着相对密集且整齐的队列。 在马上使长矛需要很高的技巧,高速冲撞很容易脱手,甚至是被顶飞落马,远没有马刀的劈吹更容易掌握。 “每队尽量有枪旗指引,更容易控制速度和队列。”刘兴祚微笑着介绍道:“枪旗手的要求,当然要高一些。” 李维鸾点头称赞,说道:“这是个好办法,是刘将军的创意吧?不亲身参与训练,不容易想到这个实用的技巧。” “是大家在训练时提出的建议。”刘兴祚谦逊道:“骑兵营哨官乃是刘奇士,能训练出这两百骑兵,多是他的功劳。” 项祚临伸手指了指,说道:“可是那个盔甲鲜明,纵横驰奔的军官?” 刘兴祚笑着点头,说道:“他还是郭将军的结拜大哥,在援朝作战时并肩杀敌而结下的友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