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终军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终军议 (第5/7页)

领一协,另一协的指挥官则是陈继盛。

    皮岛两协人马,金州两协兵力,各岛驻军兵力减半,从而形成辽东、辽南两头重,中间各岛轻的战略态势。

    对于兵分四协,郭大靖是不知道的。但他也有心理准备,升到参将简单,可要指挥东江镇近半的兵力,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最好的结果是副帅陈继盛坐镇金州,郭大靖以副手的身份,成为金州驻军的二把手。

    郭大靖的目标远大,绝不会只满足于做一个岛主。即便是全军驻扎金州,听陈继盛或毛文龙的命令,他也能够接受。

    广鹿岛实在是太小了,不管是人口,还是耕地数量,都没有了继续扩充人马的条件。

    而要平辽灭虏,没有五六万人马,还得是装备精良的部队,根本就不用去想。

    熟知历史轨迹,固然是最为有利的武器。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还是要靠实力。

    一年,两年,或者再加上明年的大半年,郭大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升整个东江镇的实力。

    武器装备、战术打法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粮草物资。让将士们吃饱吃好,让他们后顾无忧,让他们能安心训练、放心厮杀。

    还是那个思路,趁着皇太极抄掠京畿,郭大靖要能拿出至少三万人马,捣其老巢、毁其根基。

    历史在改变,但改变不了小冰河期严寒的气候。

    建虏在去年,已经出现了饥荒的迹象,靠着劫掠朝鲜,勉强捱了过去。

    今年,通过攻打蒙古诸部,能够抢到大量的人口和牲畜,又能将巴地渡过一年。

    但秋收的歉收或绝收,将使后金在明年彻底陷入饥荒之中,面临崩溃之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